奇亿娱乐

新闻资讯

拿遍影帝却不接广告,李保田为戏痴迷,儿子婚礼都不去?

发布日期:2025-08-21 15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55

李保田,一个演戏比天大的老戏骨,愣是靠着一股子倔劲,拿遍了国内演艺圈的顶尖奖项。1993年,他横扫金鸡、百花,成了影帝大满贯。可你知道吗?这人脾气硬,不接广告,不搞营销,连自己儿子的婚礼都不去,就为了拍戏。究竟是啥让他这么“轴”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传奇人物的硬核人生。

李保田1946年出生在江苏徐州。小时候他胖乎乎,爱吃爱玩,还特别会“偷懒”。上课无聊,他就溜出教室,蹲在剧院门口捡票根。运气好,有人中途离场,他就能蹭进去看戏。时间久了,他把剧院里的戏码倒背如流,可还是乐此不疲。为啥?因为他对演戏有种天生的迷恋,总爱琢磨演员的眼神、动作,甚至自己在心里“试演”。

这股子兴趣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十几岁时,李保田跑到江苏学柳子戏,后来又进徐州梆子剧团,专门学丑角。别人都想演帅气的主角,他偏爱丑角,觉得这角色最有灵气,最能考验演技。戏曲舞台的训练可不简单,身段、台词、表情,样样得精。几年下来,李保田练得像换了个人,底子扎实得不得了。

1966年,李保田进了徐州文工团,干得风生水起,还当上了副团长。可他不满足,觉得自己还能更进一步。1983年,他接了人生第一部电影,演了个丑角。这角色他太熟了,演得活灵活现,现场的人都看呆了。就这么一炮而红,他正式踏进了影视圈的大门。

1985年,李保田接到《流浪汉与天鹅》的邀约,演男主角。为了让流浪汉看起来够“惨”,他硬是把自己晒了三天,皮肤脱得一层又一层,差点没晕过去。结果呢?电影大获好评,他的名气也蹭蹭往上涨。到了1991年,他跟巩俐搭档,演了张艺谋的《菊豆》。他那炉火纯青的演技,加上跟巩俐的默契配合,让这部片子火遍国内外,奖也拿了不少。

1992到1994年,李保田的演艺生涯简直开了挂。《宰相刘罗锅》《神医喜来乐》让他把金鹰奖、飞天奖收入囊中,影帝、视帝一个没落下。数据摆在这儿:1993年,他拿下金鸡奖最佳男主;1994年,又把百花奖最佳男主抱回家。演啥火啥,剧本好不好,他一眼就能看出来,差的剧本他碰都不碰。

说到《宰相刘罗锅》,这剧让他跟张国立、王刚成了“铁三角”,火得一塌糊涂。可第二部续集的剧本一出,李保田直接翻脸,坚决不演。为啥?剧本太烂,他看不上。还有,他觉得王刚老请假去收古董,太不认真;张国立太圆滑,啥事都当和事佬,他也看不惯。结果,他放话永不跟这俩人合作,宁可被说“耍大牌”,也不妥协。

2005年,李保田又因为一部剧跟剧组杠上了。剧本硬塞广告,剧情水得不行,他要求改剧本,剧组不听。他一怒之下把剧组告上法庭,最后还赢了。可这事让他在圈里名声不太好,合作机会少了,但他压根不在乎。对他来说,戏比啥都重要,广告再多钱他也不接,怕毁了自己演员的名声。

最让人咋舌的是,他连儿子婚礼都不去。2009年,他儿子结婚,他却接了个好剧本,硬是没请假。剧组好心说调档让他回去,他直接拒绝,顶着“不近人情”的骂名,愣是把戏拍完。这份对演戏的执着,一般人真比不了。

李保田的硬气,让他拿了无数奖。晚年,他还得了终身成就奖,算是对他一生的肯定。可年纪大了,找他拍戏的人少了,年轻人觉得他太严厉,不敢合作。他倒也不在意,有好剧本就演,没戏就回家画画、看书,过得自在又充实。

这么一位“轴”到底的老戏骨,活得坦荡又纯粹。他不追名逐利,只为演好戏。你说,他是不是有点像咱们身边那些默默做事、从不妥协的老匠人?李保田的故事,让人不禁想问:现在还有多少人,能像他这样,为了热爱死磕到底?